三沙贺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中国化纤手机报第339期
发布时间:2017/07/03 13:03      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分享:
 中国化纤手机报2017年第27期(总第339期)

 

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

主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协办:中纤网

欢迎浏览

http://www.ccfei.com

http://weibo.com/ccfa2012

 

【本期导读】

●废旧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工程前沿技术研究高层论坛隆重开幕

●高延敏:以三品战略为抓手 推动化纤行业转型升级

●端小平:聚力突破关键技术与应用技术 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俞建勇:绿色循环发展成世界主流

●姚穆:废旧纺织品资源回收工作必须规范化

●2017年中国化纤科技大会隆重举办

●化纤协会与海安共建国家锦纶功能纤维新材料产业基地

●2017年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揭晓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三联华鼎卓越基金签约仪式举行

●第一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三联华鼎卓越基金”“杰出工程师奖杰出技术工人奖榜单出炉

 

【化纤科技大会特刊(一)】

 

●废旧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工程前沿技术研究高层论坛隆重开幕

————

由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海安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国家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江苏省海安县化纤业总商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相关专业委员会及分会、东华大学承办的废旧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工程前沿技术研究高层论坛,6月20日上午在南通市海安隆重开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吕洪钢,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海安县县委书记、副市长陆卫东等领导与来自化纤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化纤企业、科研单位、纺织院校、新闻媒体近600人相聚海安,共同探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动能,把脉行业发展。俞建勇院士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辞。陆卫东副市长致欢迎词。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少朋、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吴安福和浙江绿宇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朔带来了废旧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技术、工程及发展的精彩报告。在端小平主持的嘉宾访谈环节,姚穆院士,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武汉纺织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徐卫林先生,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教授,浙江绿宇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张朔副总经理,就资源再生、绿色制造、循环经济与行业发展进行探讨。

 

●俞建勇:绿色循环发展成世界主流

————

中国工程院俞建勇院士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我国有巨大的废旧纺织品数量对环境形成的巨大压力,大力发展废旧纺织品再生循环产业,切合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废旧纺织品回收以及高质化应用,无论从资源节约的角度和环保的角度都非常必要,不仅能大幅度降低废旧纺织品对环境的危害,也将推动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将促进我国国民生活方式、生产和消费理念的转变。

 

●姚穆:废旧纺织品资源回收工作必须规范化

————

中国工程院姚穆院士在嘉宾访谈中强调,要把废旧纺织品资源回收处理工作规范化,像聚酯的瓶片使用问题,我们现在用的绝大多数都是从美国进口的聚酯片,美国把瓶子上面的东西都处理干净,加工要求非常之高、非常规范,值得我们借鉴。另外一方面现在服装服饰用、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为了达到多功能性,混纺加多了,对处理回收废旧纺织品的挑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把回收流程、回收技术规范化。

 

●徐卫林:要重视废旧纺织品的回收使用标准

————

武汉纺织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徐卫林在嘉宾访谈中,对废旧纺织品资源回收再利用工作提出了三点想法,第一点就是这个命题非常大,应该从国家层面来重视;第二点从技术层面上,做好回收分类技术,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第三点就是要重视标准,要从源头做起,直至规范各个回收环节的标准,包括回收品使用的标准,才能使企业和消费者放心。

 

●贺燕丽: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在嘉宾访谈中表示,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工程,首先要解决二手服装的开放问题,第二就是我们利用不了的废旧纺织品,应该分拣消毒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所以要制定比较规范的分拣标准,第三就是关于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问题,目前工信部发布了瓶片企业的再生涤纶行业的准入条件,这里面全面规定了它的质量生产过程的各种能耗,整个清洁生产的要求,再生企业应该向着这个标准来努力。

 

●王华平:循环再利用行业关注两个方面

————

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在嘉宾访谈中提出,在循环再利用方面要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完全可以把瓶片料再生规模等级提高,提到5万吨以上;第二个就是包括衬衫、T恤完全可以做成纯化纤的,这样马上可以进行回收利用,整个过程是可控的。而混纺面料,要么是涤纶占优势,要么是天然纤维占优势,这样回收就会比较好。

 

●张朔:有效渠道及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保证行业健康发展

————

浙江绿宇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张朔在嘉宾访谈环节谈到,废旧纺织品回收行业最重要两个方面,一是怎样建立一个有效的渠道,把不管是工业用的还是民用的废旧纺织品收集回来,在收集的阶段就一定要完成分类,一些好的,可以直接作为服装回用,这是它最大的价值,另外把纯纺和混纺分开,纯纺不管是化学纤维还是天然纤维都可以进行利用,对成分复杂的混纺产品并不一定进入循环体系,还可以进行再利用,延长它的生命周期,把它做到永久性的设施里面。二是在循环再生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确保参与再生循环行业的企业,要有完善的污染处理设施,生产管理要达到一定的水平。

 

●2017年中国化纤科技大会隆重举办

————

由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海安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化纤科技大会(海安 2017),6月20日下午,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南通市海安隆重举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王天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工信部消费品司司长高延敏、处长曹庭瑞,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长伏广伟,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吕洪纲,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俞建勇,江苏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邓加忠,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胡远华副总经理,北京三联虹普新合纤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刘迪董事长,义乌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晨轩等领导嘉宾出席科技大会。来自化纤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纺织科研院所、纺织高等院校和新闻媒体代表近600人参加会议。大会由中国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玉萍主持。端小平在会上作了题为《我国化纤新材料产业技术与核心竞争力建设》的主旨报告?;嵘希憬阋菁鸥弊芫砗痘亮?017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获奖论文表彰的决定。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三联华鼎卓越基金签约仪式及第一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三联华鼎卓越基金杰出工程师奖、杰出技术工人奖颁奖仪式同日举行。武汉纺织大学、浙江恒逸集团和东华大学研究院等专家作了专题报告,与会者进行了学术技术交流。

 

●高延敏:以三品战略为抓手 推动化纤行业转型升级

————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以坚持市场主体,政府推动,改善供给,两端发力,创新引领,协调发展为原则,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抓手,改善营商环境,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着力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三品战略对于化纤工业在十三五转型升级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增品种、提品质可以增加我国化纤产品国际竞争力,而品牌是我国化纤行业最大的短板,创品牌是化纤工业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关键点。

 

●端小平:聚力突破关键技术与应用技术 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做大会主旨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化纤工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我国纤维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功能性纤维材料开发与品质提升、生物基化学纤维的产业化、高性能纤维的产业化和产品系列化的发展。指出,3+1重大技术突破,3即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低成本产业化技术和溶剂国产化及回收浓缩提纯技术,PLA、PTT、PDT、PA56生物基合成纤维的突破、以汽车轻量化和大飞机制造等国家重大工程为契机,重点攻克高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产技术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高端生产与应用;锦纶熔体直纺技术的突破,以及以数字化纤维全流程生产技术、产业链智能生产追溯系统、化纤生产智能物流系统、智能示范工厂和智能车间突破性项目为代表的化纤智能制造,是化纤新材料行业创新凝结的硕果。未来,要持续重点关注智能制造,提高信息化应用技术,推动化纤产业提质增效,变革产业价值模式,开创产业发展新思维;持续关注绿色制造,推进品牌和标准化建设,全方位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姚穆:创新工作一定要为社会经济服务

————

中国工程院姚穆院士在总结发言时对大会给予肯定,他表示,会议报告涉及化纤发展的道路、思路和存在的问题。科学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工作,新技术的开发创新工作,新产品的开发工作,都必须要多注意一个问题,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新技术,开发每一个新产品,把研究工作要做得更加细一点,不仅仅要把它的优点仔细的分析出来,总结出来,而且要多加一个工作,要把它的缺点也要总结出来和分析出来,并在使用应用当中回避这个缺点,而不要把这个缺点变成它躲不开的东西,做到对社会真正有益。总之,我们所有的工作,特别是创新工作,一定要为社会经济服务。

 

●化纤协会与海安共建国家锦纶功能纤维新材料产业基地

————

近年来,海安锦纶产业集群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层次持续提升,目前锦纶6聚合产能100万吨/年,锦纶66聚合20万吨/年,锦纶丝年产量40万吨,约占全国八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成为继福建长乐、浙江萧山后全国重要的化纤锦纶生产基地。海安产业园以锦纶单丝、锦纶复丝及其他高性能纤维等化纤新材料为发展重点,是化纤纺织行业高端企业、产业链配套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致力打造纺、织、印、染整及终端产品制造一条龙的产业体系,有很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和政策,有完备的平台载体优势。鉴于此,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经实地考察评估,决定与江苏省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同建设国家锦纶功能纤维新材料产业基地,助力海安向现代化纤纺织产业基地迈进。在20日中国化纤科技大会(海安2017)大会上进行了共建授牌仪式。

 

●2017年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揭晓

————

6月20日,2017年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颁奖活动在中国化纤科技大会(海安2017)上举行。2017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共收到有效论文409篇。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办法,选出《耐服役自清洁协同双效应彩色碳纤维的高效和宏量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为特等奖论文,《民营企业母子管控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等9篇文章为一等奖论文,《PTT/PANI复合导电纱的电学与力学性能》等21篇文章为二等奖论文,《石墨烯基光子晶体纤维的制备及性能调控》等100篇文章为优秀奖论文,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7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三联华鼎卓越基金签约仪式举行

————

为弘扬精益求精和刻苦奉献的新时代工匠精神,进一步激励在化纤工业生产建设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生产工人。在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指导下,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联合北京三联虹普新合纤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义乌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三联华鼎卓越基金,并设置杰出工程师奖杰出技术工人奖。6月20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三联华鼎卓越基金签约仪式在南通海安中国化纤科技大会上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与北京三联虹普新合纤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迪女士,义乌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晨轩共同在协议书上签字,标志着这项活动正式开始。随后,在中国化纤科技大会上,对获得杰出工程师奖杰出技术工人奖的获奖人进行了颁奖。

 

●第一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三联华鼎卓越基金”“杰出工程师奖杰出技术工人奖榜单出炉

————

在经过7天的网上公示后,6月20日,经评选委员会评选和基金管理委员会审定,2017年第一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三联华鼎卓越基金”“杰出工程师奖杰出技术工人奖评选结果揭晓。第一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三联华鼎卓越基金”“杰出工程师奖杰出技术工人奖评选经过企业申报、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等环节,行业资深专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集体讨论最终评选出优秀工程师和优秀技术工人。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装备研究所郝新敏等10人获得杰出工程师奖,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甘胜华等24人获得优秀工程师奖。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海峰等10人,获得杰出技术工人奖;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王树霞等20人获得优秀工人奖。

 

再生纤维素纤维棉纺织产业链座谈会纤维素纤维分会年会在海安举办

————

在对棉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6月19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联合召开再生纤维素纤维棉纺织产业链座谈会纤维素纤维分会年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纤协会会长端小平到会发表致辞表示,作为最早出现的化学纤维产品,再生纤维素纤维已经从早年间棉纤维的补充逐渐发展为独具特色的纺织原料。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诸多独具特色的差别化产品也在纺织产业链中建立了广泛的影响力。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在《非棉短纤维在棉纺织行业的应用调研分析》报告中指出,包括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化学纤维已经逐渐成为棉纺行业的主要原料,粘胶短纤维在涡流纺领域更加突出的表现。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向东中纺院研究员赵庆章、东华大学教授张玉梅、唐山三友化纤研发部经理陈冲、苏州震纶棉纺公司副总经理沈耀华,分别就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运行与规划、Lyocell 纤维产业化国产自主化研究、纤维素纤维的高值化发展方向与策略、产品创新与企业的转型升级、棉纺织行业市场走势与原料需求等内容作演讲。座谈会上,对棉纺行业优质供应商、优秀合作伙伴进行了表彰颁奖。

 

●再生纤维素纤维——棉纺织产业链优质供应商”“优质合作伙伴评选结果公布

————

6月19日再生纤维素纤维——棉纺织产业链座谈会上,中国化纤协会与中国棉纺协会一道发布了优质供应商”“优质合作伙伴获奖名单。唐山三友、赛得利、富丽达、吉林化纤、兰精(南京)、丝丽雅、雅美共7家企业获评优质供应商,山东如意、苏州震纶、宏扬控股、杭州宏峰、南通双弘、湖南云锦、新华源、锦源纺织、德州华源和德州恒丰共10家企业获评优质合作伙伴。目前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正处于新的增产周期中,新增产能将于2018年初集中释放,这将给行业带来较大的运行压力。中国化纤协会和中国棉纺协会希望通过此次评选活动,能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高品牌意识,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通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使整个产业链完成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纤维专业委员会年会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会成立大会在海安召开

————

6月19日,高新技术纤维专业委员会年会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会成立大会在海安召开。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王玉萍出席会议。来自行业内近5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专委员会副秘书长吕佳滨作工作报告,相关企业围绕新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企业发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和交流。在中国化纤协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分会成立环节,王玉萍在讲话中介绍到,经过广泛征求意见,行业内相关企业均同意设立分会,分会的设立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可持续发展。江苏神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子贤当选第一届轮值会长,北京同益中特种纤维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湖南中泰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强生(江苏)手套有限公司、江苏锵尼玛新材料有限公司为副会长单位。最后,贺燕丽介绍了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支持纤维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和具体措施,化纤协会在积极为何行业内企业争取国家的支持。

 

●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会议在海安召开

————

6月19日下午,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化纤联盟)2017年专家委员会会议在海安举行?;肆烁崩硎鲁?、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玉萍,化纤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鑫,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华平,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任杰,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发展网(以下简称协发网)秘书长、化纤联盟秘书长程学忠等专家以及荣盛石化、桐昆集团、申久化纤等联盟成员单位、企业代表共26人参加会议?;嵋橛赏跤衿贾鞒?。在前期对联盟技术路线图的意见与建议征求工作的基础上,此次会议对化纤联盟技术路线图的初稿进行解读与讨论与确定,会后将根据专家建议对路线图进行完善,并将于今年的理事成员大会上进行发布。

 

化纤专业开放教育系列教材审稿会圆满结束

————

6月19日,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和中国纺织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化纤专业开放教育系列教材审稿会在南通海安举行。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原院长赵强、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玉萍、中国纺织出版社社长郑伟良出席了会议。来自化纤行业以及相关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近60人参加了会议。王玉萍在讲话中表示,组织编写化纤专业开放教育系列教材是协会培养行业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是促进我国化纤行业技术进步的基础工程。郑伟良表示,出版社未来将关注引进国外纺织材料高新技术著作,为纺织化纤行业技术进步及人才培养提供知识支持?;嵋榫拖盗薪滩闹陡咝阅芟宋捌溆τ谩贰堆吩倮没宋捌溆τ谩贰渡锘宋捌溆τ谩方猩蟾?,明确该三本教材将在年底定稿,2018年3月出版。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