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贺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统计运行
2010年1-9月聚酯及涤纶短纤行业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2010/11/30 22:13      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分享:

      进入2010年三季度以来,原油价格仅7月底到8月有一波微涨行情,仍总体保持平稳。受原油及自身供需影响,聚酯原料PX价格仍在徘徊,而PTA、MEG却稳中有升,聚酯产品价格趋升,在纺织需求的强劲拉动下,聚酯涤纶行业开工率不断推高,三季度末,特别是受棉花暴涨的冲击,涤纶短纤价格一飞冲天。聚酯行业效益猛增。

      一、 行业主要运行情况

      1、 原油价格在75美元一线震荡,波动较前二季度总体平稳。

      进入三季度,国际原油价格在75美元/桶一线震荡,经济复苏的停滞不前是国际油价8月总体不振的主要原因;在逻辑上,这与欧洲主权债务?;樱哺此涨熬?,导致油价走低的5月异曲同工;美国商业原油和石油产品库存仍接近27年高点,也限制了油价上涨。9月底原油期货结算价走高,主要受美国股市上涨(受经济企稳迹象推动)和美元下跌的影响。

图1   2010年1-9月WTI原油价格波动图

      进入三季度后,受原油期货价格的下滑的影响,导致下游对二甲苯(PX)价格跟跌,加之7月份季节性因素,使PX行情陷入低谷,对生产商构成成本压力;另一方面由于PX整体货源充足,特别是中国市场供应稳定,国际新装置又有新货源投产,这样即使6、7月国际油价有所反弹,PX提价也难有所作为。

      PX价格在双重因素互动中似乎也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近期已经没有新的PX装置投产,PTA的新投产产能还有佳龙和汉邦,经历了PX的惨淡经营之后,和暴利的聚酯和PTA相比,PX供应商遇到了近十年来少有的薄利或者说亏损局面。目前PX供应商努力自保,或降低负荷或悄然退出PX市场,作为大型石化企业的PX生产商来说,虽然其盈亏与对于其整体石化产品的赢利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似乎不象我门想象的严重。在中国国内几套装置减产之后,目前亚洲的PX供需格局已经渐渐平衡。合同货方面,日本出光对二甲苯8月份ACP意向在960美元/吨CFR亚洲,较7月份结算900美元/吨上调60美元/吨。埃克森美孚对二甲苯8月份ACP意向在950美元/吨CFR亚洲,较7月份倡导价下调50美元/吨。而8月合同结价也有部分供应商将结价定在890美元/吨,较7月结价低10美元。一方面反应了PX供应商的低调姿态,另一方面,也反应了目前PX供应商在PX市场的拼杀相当激烈,去年过度的PX投产已经开始清洗PX市场,PTA供应商在PX合同货结价的谈判上显然占据主动。

图2   2010年1-9月MX、PX价格波动图

      PTA价格受三季度纺织需求旺季的到来,出口订单增加,聚酯涤纶开工率高企而屡创新高。本轮行情从7月中始,PTA内、外盘涨幅已经过千元和150美元,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创造了2010年最为宏伟的上涨,4月开始的下跌空间基本被修复,这两个月的上涨看似艰难而似乎又轻而易举,而在这不长不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在震荡中不急不缓有节奏的上涨过后,看似剧烈但似乎还有空间的涨幅让空头仓皇逃窜没有还手之力。尽管如此,国庆长假前后加速的上涨也没有让多头有丝毫满足而有收手的意向,由于相当一部分多头前期都是套保的或者是获利200-300元即平仓的,因此投机力量的不断换血更替使得多头的推涨能量源源不断,行情的加速上行似乎还没有遭到空头的强力抵抗。

图3   2010年1-9月PTA价格波动图

      三季度MEG也随PTA走出一波相类似的行情。这完全是市场推动的结果。本轮行情从7月中始, MEG内、外盘的涨幅也达到1600元和200美元。从2010年的数据上看,中国PTA的最新月度消费量应该在175万吨/月水平 ,而MEG下半年消费量也恢复至正常的70万吨/月的水平。

图4   2010年1-9月MEG价格波动图

 

$next$

 

      2、聚酯及短纤产量快增长,出口量大幅上升。

      2010年1-8月涤纶产量1609.60万吨,同比增长14.99%,涤纶短纤产量540.82万吨,同比增加10.08%,增速小于长丝。

表1-1  2010年1-8月涤纶产量

      从分省市产量统计看,1-8月浙江产量815.07万吨,居全国之首,产量增速达到19.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到第五位依次是江苏、福建、四川、上海,而广东、山东、河南传统聚酯涤纶大省分居六、七、八位。

表1-2  2010年1-8月分省市涤纶产量

      从上表可以看出,河南、安徽降幅较大,主要原因是河南、安徽生产涤纶的企业少,总产量小,集中在个别大企业中。洛阳石化4月下半月关闭32.5万吨/年的PTA装置检修15天。安徽滁州安邦聚合高科技有限公司,20万吨熔体直纺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生产线上半年停车检修。

      进口方面,聚酯切片1-8月进口量18.58万吨,同比增加了2.18%,进口金额2.69亿美元,同比增加34.19%,这是由于产品单价大幅上升造成的。进口数量与上年同期接近,金额有所增加。

      涤纶短纤进口9.18万吨,同比下降8.57%,进口金额1.42亿美元,同比增加10.97%。进口数量下降而金额增加也是由于产品单价增加造成的。

表2-1  2010年1-8月聚酯及短纤进口情况

      从聚酯切片进口来源看,主要进口国家及地区为台湾、伊朗、韩国、美国及日本。从进口贸易方式看,主要贸易方式为加工贸易, 1-8月保税区贸易增加较快。一般贸易较上年回落较大。

表2-2  2010年1-8月聚酯切片进口分国别      单位: 万吨  万美元

 

表2-3  2010年1-8月聚酯切片进口分贸易方式    单位: 万吨  万美元

      从短纤进口来源看,主要进口国家及地区为韩国、台湾、日本及印尼。从进口贸易方式看,特别是仓贮转口有所增加。

表2-4  2010年1-8月涤纶短纤进口分国别    单位: 万吨  万美元

表2-5  2010年1-8月涤纶短纤进口分贸易方式   单位: 万吨  万美元

      出口方面,聚酯切片、涤纶短纤出口与去年均有上升。涤纶短纤出口37.48万吨,同比增加50.89%,金额44615.8万美元,同比增加61.10%;以瓶片为主的聚酯切片出口52.33万吨,同比增加6.99%,金额6.58亿美元,同比增加35.82%;其中:瓶片出口48.03万吨,同比增加13.8%,金额5.9亿美元,同比增加42.94%。金额大于数量增速是由于产品单价大幅上升的结果。

表3-1  2010年1-8月聚酯切片及短纤出口情况

      从聚酯切片出口去向看,主要进口国家及地区为日本、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及克罗地亚。从出口贸易方式看,主要为加工贸易,特别是进料加工。

表3-2  2010年1-8月聚酯切片出口分国别        单位:吨  万美元

表3-3  2010年1-8月聚酯切片出口分贸易方式       单位:吨  万美元

      从短纤出口去向看,主要出口国家及地区为美国、巴基斯坦、越南、俄罗斯、伊朗。从出口贸易方式看,主要为加工贸易,特别是进料加工。

表3-4  2010年1-8月涤纶短纤出口分国别       单位: 吨  万美元

表3-5  2010年1-8月涤纶短纤出口分贸易方式     单位: 吨  万美元

 

$next$

 

      3、行业经济效益继续大增

      自7月份以来,聚酯涤纶产销仍然良好,库存均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品种价格得以稳定,小部分品种产品价格还得以逆原料下跌之势上涨。

      就象7月中旬开始的聚酯原料上涨与基本面的供需关系无关一样,原料行情的上涨并不是因为供应出现了意外的紧张,而是来自于股市和油市上涨带来的市场信心和通胀预期。反过来,近期原料行情的调整也不是因为供应的过剩和需求的萎缩,而是市场对于上涨过度之后的股市下调做出的正常反应。因此分析微观的供需变化似乎不能解决为何行情上涨下跌的主因,而只能做为辅因。宏观数据公布背后的资金取向和操作策略成为影响聚酯大势的根本因素。

      PMI有超前于其他宏观数据的敏感反应,不得不引起业内关注。而对于聚酯市场来说,一是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回落,预示外贸出口增幅开始回调。这种下降有希腊主权债务?;痛蠊骋妆;ぶ饕逡蛩?,但主要是中国经济转型,调整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的因素。而人民币升值以及大幅度取消出口补贴等给出口企业带来的压力及房地产的主动调控引发的大宗商品需求萎缩,都将对聚酯市场产生利空影响。好在最近极端气候引发的天灾不断,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涤纶制品的内需,从而抵消了宏观面的利空影响。

      8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的宏观经济主要数据,不出所料,CPI同比上涨3.3%和之前海关发布的进出口数据比较靓丽之外,其他一些指标的数据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涨幅的回落。而细化到聚酯产业,大量的织机和加弹机上马,出口定单在上半年猛增正是导致聚酯行业今年创造有史以来最好利润的根本原因。也正因如此,今年上游原料的下跌并没有引发下游产品的下跌甚至产品反有上涨,6-7月才因此出现了聚酯工厂前所未有的利润空间和辉煌成绩。

      进入9月之后,涤纶短纤市场行情持续稳步上扬走势表现,价格涨势意犹未尽。其大部分厂家报盘价重心大幅上抬,其中1.4D*38mm直纺涤纶短纤,华东市场主流出厂报价大幅上调至11200-11400元/吨之间;华南地区现款出厂报盘价格大幅上涨至11400-11600元/吨之间。

      ⑴原料的成本推动。PTA是涤纶短纤的主要生产原料,其用量占到涤纶短纤生产成本的80%以上,因此,原料PTA成为涤纶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成本因素。

      ⑵市场供需偏紧。近期,下游纱线市场行情来看,市场行情一片火爆,市场报价大幅提升。从纯涤纱市场行情来看,近期纯涤纱市场由于供应紧张,一改前段时间的平淡加快了上涨步伐,市场各产品报价大幅走高,其中32S大化纯涤纱主流市场报盘价格大幅上涨至18500元/吨附近,45S纯涤纱市场报盘价格也大幅上调至19500元/吨左右;市场整体出货状况较为理想,而纯涤纱32S以及45S市场成交相对较好。从涤棉纱市场行情来看,近期涤棉纱市场行情也稳中有涨,市场各规格产品报盘价格也大幅上扬,其中涤棉纱65/35 32S市场报盘价格也大幅上抬至24500元/吨附近;市场销售也逐渐走俏,市场整体成交量持续好转。因此,预计短期内纱线市场行情或仍将会持续走高。

      在下游市场行情走俏的带动下,也刺激了其对涤纶短纤的采购积极性,对涤纶短纤的需求也日趋增加;而涤纶短纤厂家自身处于低库存状态。在涤纶短纤市场现货供应偏紧的利好支撑下,也带动了涤纶短纤市场行情的持续走高。

      ⑶棉花价格也为涤纶短纤行情上扬推波助澜。

图5  2010年1-8月聚酯切片及涤纶短纤价格波动图

      2010年1-8月涤纶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9.71亿元,同比增加31.71%,这是由于产品单价有所上涨,产量快速增加的结果;利润总额81.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1.48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5.57亿元,同比下降44.70%。从环比情况看,与去年比较,今年以来涤纶行业的利润继续快速增加,其中1、2月共实现利润8.78亿元,3、4、5月份共实现利润27.68亿元,6、7、8月份已实现利润45.02亿元;虽然去年涤纶行业处于较好盈利水平, 也仅3、4、5月份共实现利润10.73亿元,6、7、8个月共实现利润17.45亿元,9、10、11月共实现利润19.57亿元,说明今年与去年相比盈利能力更有所增加,同时企业亏损情况大为好转。

表4  2010年1-8月涤纶行业效益情况

 
收入(亿元)
同比增(%)
利润(亿元)
同比增加(亿元)
亏损(亿元)
同比 (%)
1-8月
1889.71
31.71
81.47
51.48
5.57
-44.70
1-2月
368.45
48.11
8.78
7.73
2.94
-36.23
09年1-11月
2120.68
-0.72
48.40
24.58
138332
-37.77
 
      涤纶行业运行质量继续明显提升,行业运行质量四大类指标中,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所下降,已获利息倍数有所上升;营运能力指标中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都大有好转;盈利能力指标中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均大幅上升;发展能力指标销售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均大幅增长;三项费用中销售费用和管理大幅下降。
 
表5 2010年1-8月涤纶行业运行质量指标情况

指标
本期
同期
同比±百分点
同比±
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
66.32
65.17
1.15
 
产权比率%
196.90
187.11
9.79
 
已获利息倍数
4.17
2.48
 
1.69
营运能力
应收帐款周转率(次)
18.14
15.87
 
2.27
存货周转率(次)
14.08
11.71
 
2.37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1.68
1.52
 
0.16
流动资产构成比率(%)
52.97
51.56
1.40
 
总资产周转率(次)
0.89
0.78
 
0.11
盈利能力
主营业务利润率%
4.31
2.09
2.38
 
成本费用利润率%
4.48
2.13
2.36
 
总资产报酬率%
5.04
2.74
2.30
 
净资产收益率%
11.37
4.69
6.68
 
发展能力
销售增长率%
31.71
-5.84
37.55
 
总资产增长率%
15.96
1.83
14.13
 
每百元销售收入三项费用
销售费用(元/百元)
0.7071
0.7293
 
-0.0222
管理费用(元/百元)
1.4104
1.4100
 
0.0004
财务费用(元/百元)
1.5218
1.5813
 
-0.0595

 

$next$

      二、 当前聚酯涤纶行业运行的主要特点及问题

      1、在原料价格小幅微涨及纺织需求旺盛双重作用下,聚酯企业利润大幅增加。

     进入三季度以来,聚酯原料价格仍处低位运行,而下游需求仍快速增长,致使聚酯产品开工率保持高位,且产品价格还稳中有升,聚酯产品利润空间大幅增加。2010年1-8月涤纶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9.71亿元,同比增加31.71%,这是由于产品单价有所上涨,产量快速增加造成的;利润总额81.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1.48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5.57亿元,同比下降44.70%。从环比情况看,与去年比较,今年以来涤纶行业的利润继续快速增加,其中1、2月共实现利润8.78亿元,3、4、5月份共实现利润27.68亿元,7、8月份已实现利润45.02亿元;虽然去年涤纶行业处于较好盈利水平, 也仅3、4、5月份共实现利润10.73亿元,6、7、8个月共实现利润17.45亿元,9、10、11月共实现利润19.57亿元,说明今年与去年相比盈利能力更有所增加,同时企业亏损情况大为好转。

      同时聚酯企业的开工率较去年底也有所提高,主要涤纶企业的开工率达到85%以上,部分企业达到100%,企业整体产销状况良好,基本无库存。1-8月涤纶产量增速达到14.99%,但长丝情况明显好于短纤及切片。但9月底后随着涤纶短纤价格的暴涨,涤短开工率和产量增速放大。

      2、 主要原料供应充足,价格低位微涨。

      由于原油价格不能形成有效支撑,PX、PTA和MEG市场供应充裕,抑制了聚酯原料价格的上涨。

      PX:PX左右PTA价格的游戏规则,在2009年PX大量产能集中投产之后被完全打破。一来PX大量投产之后大量以合同货倾销,PTA工厂没有PX现货采购需求,从根本上打破了PX现货的供需平衡。二是聚酯产能和产量的巨幅增长使得PTA需求旺盛,而随之的PTA供应增长与需求增长失衡,PTA暴利之下有充足的现金流采购国产PX,PTA供应商的话语权大大增加。有了大量的PX国产货做支撑,PTA国内供应商可以拒绝PX国外供应商的ACP价格或者以国内PX价格做为结算的参考依据之一。

      目前中国PX产能产量已经居全球首位,2010年年底或2011年年初乌石化的100万吨PX投产之后,中国的PX产能产量更是傲视全球。

      PTA:而从中长期看,PTA的消费增长也快于供应增长,PTA的行情逆转显然还没到时候。尽管两年以来中国的PTA产能增长迅速,而且已经达到亚洲的近二分之一,但从消费量上看,在中国PTA的需求增长速度更加惊人。亚洲PTA产能至2010年接近4000万吨,7年来的产能增长接近翻番而高达73%。亚洲PTA产能增长基本上来自于中国和印度、泰国和中东。而7年来亚洲增长的近1700万吨产能中,中国的产能增长就高达1130万吨,占产能增长的66%,泰国和印度的PTA增长其次。中国是亚洲的绝对生产国和消费国。到2012年中国的PTA产能将再增加600万吨达到2174万吨,占亚洲产能的50%左右。亚洲产能将达到4600万吨左右,占全球产能的80%.目前全球5000万吨PTA产能中,北美占十分之一有余,欧洲加中东占有其余十分之一,另外8成都在亚洲,全球市场基本上就是亚洲市场或者说中国市场是风向标。

      由于金融?;孪衙飨晕醮τ诜钦:侠淼淖刺?,2008年的PTA国内消费量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如果以07年消费量为参照点,2007年PTA消费140万吨/月。按年增长率重新恢复到8%的水平估计,2010年PTA消费量在176万吨/月左右,与目前的PTA实际消费量相当。2009-2010年的PTA消费增长处于正常水平,而仅从2007-2010年的平均消费增长11%来看,忽略掉金融?;蛩?,最近三年来的PTA消费增长处于与GDP增长相当的水平。从绝对数量上看,PTA年消费增长应该在180-200万吨/年才算正常。

      目前国内PTA产能已经接近并即将超过1600万吨,从2010年1-7月的PX消费量80万吨/月可以算出,目前PTA国产量已经至 121万吨/月水平,由于近一年来的PTA生产利润都高达100美元之上,少有的暴利之下国内PTA产能已经满负荷运转。2010年中国国产PTA产量已经大大超出了2008年的80-90万吨/月,并将长期保持在120万吨/月以上。 从2010年的数据上看,PTA的最新月度消费量应该在175万吨/月水平 。如果抛弃以前的固有的投资过热必然面临惩罚的传统观念,也许正是因为中国人的勤奋努力和创造力,正是因为PTA和聚酯技术的国产化成功,才能使中国的PTA的定价权重回中国人自己的手中。

  尽管短期的上涨过度之后的谨慎是必须的,但由于江阴汉邦之后的PTA新线投产出现相对的真空期,在逸盛的新线投产之前,PTA的供需平衡还将发生倾斜,由于2010-2011年上半年之间聚酯增长大大高于PTA新产能增长,中国的PTA装置负荷在2011年将达到顶峰,PTA价格可能在2011年上半年创下新高。

      MEG:随着今年诸多MEG新产能投产,今年MEG产能已经猛增至366万吨,较去年同期产能增长66%。2009年年底国内MEG产能仅226万吨,而随着天化,镇海,通辽和华锦的四套MEG产能在上半年集中投产,国内MEG产能猛增至366万吨。

      产能增长速度的过快尤其是产能在上半年集中释放是导致目前国内MEG库存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更是MEG年初以来暴跌不止反弹无力的根本原因。

      未来MEG国内产能的增长主要来自煤制法和玉米法技术。而仅有的国有大乙烯项目生产MEG是中国石油成都乙烯项目将采用壳牌工艺新建一套380kt/a乙二醇生产装置,计划在2011年建成投产;及中国石化武汉石油化工厂建设,总投资约147亿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80万吨乙烯、30万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3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HDPE)、10/38万吨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40万吨聚丙烯(PP)等8套主要生产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计划在2011年建成投产;而未来按非主流工艺生产的MEG新装置如下:安徽宿州丰原生物化学公司拟采用SD工艺,采用玉米、木薯等淀粉原料建设一套180kt/a乙二醇生产装置;吉林博大生化有限公司拟以玉米为原料建设一套100kt/a乙二醇装置;杜邦能源化工公司拟在黑龙江双鸭山采用山梨醇加氢技术建设一套200kt/a乙二醇装置,其中一期50kt/a产能将于2010年下半年投产,二期150kt/a乙二醇计划于2013年前后投产。2009年2月,河南省焦作市河阳酒精实业有限公司200kt/a生物乙二醇项目正式开工奠基,其中一期生产能力为80kt/a,预计将于2010年10月竣工投产;2009年11月,由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下属河南永金化工有限公司与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两个年产200kt煤基乙二醇项目,分别在河南孟津和河南永城开工建设。

      总之,今年三季度以来,中国聚酯产业原料供应充足,价格平稳,产业链前景被看好,又有不少新项目在启动。

      3、下游纺织需求大幅增长

      2010年1-8月份,涤纶主要下游产品如化纤纱、化纤布的产量同比均有大幅增加,化纤纱产量增幅达到24.34%,化纤布产量增幅达到12.12%,使得对主要纺织原料涤纶需求也在大幅增加。

表6 2010年1-8月化纤下游产量情况

    
 
本月止累计
累计同比±%
2468279
17499031
16.23
1、棉纱
1914708
13386364
15.25
2、棉混纺纱
231135
1727918
13.48
3、化学纤维纱
322435
2384749
24.34
万米
563115
4114015
17.43
其中:色织布(含牛仔布)
万米
23041
171193
21.67
其中:1.棉布
万米
327135
2410435
20.88
2.棉混纺布
万米
89205
647111
14.14
3.化学纤维布
万米
146776
1056470
12.12
印染布
万米
523158
3784868
14.35
绒线(俗称毛线)
25446
203994
7.37
帘子布
43177
322764
24.65
无纺布(无纺织物)
146700
1123136
25.90

      出口情况看,纺织品出口也大幅回暖,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平稳增长。今年前八个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298.04亿美元,与去年同比增长23.75%,与上月22.94%的增速相比上升0.81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495.15亿美元,服装累计出口802.89亿美元,增速分别为32.3%和19%。鞋类产品出口230.94亿美元,增长26%。

 

$next$

      中国第一纺织网测算数据显示,8月当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共201.42亿美元,较上个月减少6.5亿美元,环比-3.13%;和去年同期相比出口增长44.46亿美元,增速28.33%。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单月出口66.78亿美元,同比增长29.37%;服装及衣着附件单月出口134.64亿美元,同比增长27.81%,与去年同期增速相比上升43.81个百分点。

图6  2006-2010年中国出口纺织品金额增速变化情况

图7  2006-2010年中国出口服装金额增速变化情况

 

图8  2010年纺织品服装1-8月出口增幅与前四年同期对比情况

图9 2010年各月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环比变化情况

表7-1      2010年8月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比较

 
2010年
2009年
类别
8月(亿美元)
环比%
同比%
1-8月(亿美元)
1-8月增幅%
1-8月增幅%
纺织品服装出口
201.42
-3.13
28.33
1298.04
23.75
-11.81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66.78
-7.1
29.37
495.15
32.3
-14.9
服装出口
134.64
-1.03
27.81
802.89
19
-10.4
数据来源:中国第一纺织网

表7-2  2010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分月度进出口贸易总值表

年月
进出口
出口
进口
贸易差额
1至当月累计
进出口
出口
进口
贸易差额
2010年1月
173.32
159.58
13.74
145.84
173.32
159.58
13.74
145.84
2010年2月
139.99
129.79
10.2
119.59
313.68
289.74
23.94
265.80
2010年3月
130.58
113.47
17.11
96.36
444.25
403.20
41.05
362.15
2010年4月
166.82
149.84
16.98
132.86
611.03
553.00
58.03
494.97
2010年5月
186.01
169.10
16.91
152.19
796.99
722.05
74.94
647.11
2010年6月
196.19
180.06
16.13
163.93
943.36
858.21
85.15
773.06
2010年7月
217.35
200.07
17.28
182.79
1160.66
1058.21
102.45
955.76
2010年8月
209.72
193.61
16.11
177.50
1370.33
1251.78
118.55
1133.23

      4、涤纶短纤与棉花价差大幅增加,推动涤短行情暴涨。

      除了上下游市场的影响以外,棉花价格也是推动涤纶短纤行情大幅上调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华东地区涤纶短纤用于出口、无纺布、填充物等方面的用量有所增长,但是绝大部分还是用于替代棉花生产纱线;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有市场专业人士对近三年的棉花和涤纶短纤的之间的价格进行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高达0.865。从正常的价差情况看,328 级棉花应比同期涤纶短纤价格高2000-3000元/吨左右;棉花、涤纶短纤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差价和比价的变化,进而影响棉花或涤纶短纤的需求量,最终导致棉花与涤纶短纤价格重新回到相对合理的差价或比价范围。从目前国内棉花市场的动向来看,近来棉花市场一片看涨之声,籽棉收购价持续走高;抛储价格持续上涨,抛储折328级成交价更是突破2万大关。从目前的价差来看,两者之间明显是处于一个不合理的范围,在这样的价格差距下,对近期涤纶短纤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拉动作用显然非常充分。

图10  涤短价格、成本与棉花价格对比图

 

$next$

 

      三、今年四季度行业运行预测

      1、市场行情:

      从6月底开始的人民币汇改再次启动是本轮行情的导火索。市场从7-9月有震荡上行,经过9月份的大幅上涨,目前的聚酯切片包括其他聚酯产品已经多处于高位水平,并且在价格逐步上涨的过程中,聚酯工厂的切片库存多转移至下游的切片纺的客户手中,目前聚酯工厂切片库存偏低而下游客户则多有适量的备货。总体来讲,目前市场的基本面尚属良好,聚酯切片后市继续高位可能性较大,不排除继续小幅推涨可能。

      直纺涤短在上半年行情引领下,自8月初以来,大多工厂库存已降至低点,目前直纺工厂都无库存,大多仍处于欠货状态,较多欠货达20天左右。总体来说,涤短市场基本面目前仍较好,受棉花市场影响,销售气氛偏弱,短期价格可能出现滞涨,但工厂在大量欠货情况下,快速回落可能性很小。棉花调控下,市场资金亦有转向价格较低的化纤产品,若棉花价格难以大幅回落,涤短价格相对棉花仍较低中期看仍有小幅继续上推可能。

      2、产量:

      今年国民经济有望继续高速增长,带动内需及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纺织行业受天然纤维局限,增长需求仍然依靠化纤带动。从国际环境看经济?;挠跋烊栽诔中幸欢ǔ潭然厣?。预计下半年聚酯涤纶企业仍能维持较好的开工水平,产量与2009年相比仍会有所增长,预计全年涤纶产量增长13%左右。

      3、进出口:

      聚酯产品四季度预计出口仍有小幅增长,进口继续下降。

      4、经济效益:

      2010年化纤行业运行的客观环境是“恢复性增长”。根据前三季度的运行情况来看,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24个地区[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4937亿元,同比增长53.5%,增幅比1-8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1.2倍,与1-8月份相比,利润同比增幅由1倍回升至1.2倍。2010年,化纤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预计化纤市场受全球经济恢复增长和原油价格将振荡上扬的影响,合纤原料价格也会振荡上涨,棉花供应紧张也将支撑涤纶短纤和人纤原料价格;下游需求的增长也将对化纤价格产生明显拉动作用。因此,预计2010聚酯行业四季度预计仍保持较好的利润增长,1-8月已实现利润81.47亿元,预计全年利润总额有望突破110亿元。

      注: 2010年为24个地区,指除内蒙古、湖南、广东、海南、重庆、云南、西藏以外的24个地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82%。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