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贺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科技服务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代表团访问台湾纪要
发布时间:2009/11/30 16:44      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分享:
     为持续增进海峡两岸化纤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互动、促进双方化纤业界对彼此现状的沟通,以共谋未来发展,应台湾区人造纤维制造工业同业公会的邀请,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代表团一行25人于2009年11月18日至25日赴台湾进行海峡两岸化纤业界交流座谈会并考察参观。

      代表团由中国化纤协会郑植艺会长带队,团组成员包括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成越总经理(副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曲美玉处长,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赵跃进副秘书长,以及来自浙江荣翔化纤有限公司、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义乌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霞客环保色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申久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联虹普纺织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太仓振辉化纤有限公司、宁波卓成化纤有限公司、浙江华鑫化纤有限公司、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和中国纺织国际交流中心的多位行业管理、技术和营销领域的领导共25人。

      在台期间,两岸化纤业界召开了海峡两岸化纤业界交流座谈会,大陆代表团先后拜访了台湾区人造纤维制造工业同业公会、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台湾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六轻厂、工业技术研究院及力丽力鹏公司等企业和研究机构。所到之处,都受到台湾方面热情周到的接待,双方针对海峡两岸化纤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进行了友好而坦诚的交流。

      ◆ 海峡两岸化纤业界交流座谈会

      在11月19日召开的海峡两岸化纤业界交流座谈会上,业界代表对两岸化纤业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台湾区人造纤维制造工业同业公会鲍泰均理事长在致词中提到:近一年来,国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2008年下半年全球遭受金融风暴袭击,石油及原料价格大幅波动,台湾纺织纤维产业也由于以上情况的影响而面临着空前的巨创,纤维纺织品进出口额均出现大幅下降,在业界共同努力下,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好转,台湾化纤业也在逐渐度过难关,此外,随着两岸经济合作与互动的不断深入,台湾业界也在为两岸洽签ECFA协议而不遗余力的奔走,包括鼓励台湾业界参加相关会议、收集行业意见、联合纺拓会及中下游纺织工会赴大陆洽谈等。2010年台湾人纤工会将与台湾加工丝协会合并,从而进一步扩大,届时将以更大规模的代表团来大陆参加2010年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

      台湾纺织业拓展会产经咨询处的陈进来博士作了台湾纺织产业现状的报告,重点介绍了纺织业面临原料成本价格剧烈波动,信贷紧缩,消费萎缩等挑战,以提供高附加值兼具环保的产品和高质化的服务来迎接挑战。台湾在化纤产品开发领域的趋势包括:①功能的复合多样化,例如远红外+负离子+吸湿速干、吸湿排汗+抗UV+抗菌、抗UV+抗菌+阻燃;②多用途的延伸、多面向考量,结合流行、机能与环保的特质;③应对全球变暖而大力发展环保纤维,主要包括可分解材料,减少环境污染及能源消耗,防止生产过程中污染,添加型一次完成,资源可回收再利用,聚酯和尼龙回收等。大力发展的环保化纤产品包括:聚酯瓶回收再生纤维、尼龙回收再生纤维,原液染色尼龙纱、聚丙烯纤维、常压染色聚酯纤维、溶剂纺纤维、可分解纺织品、无重金属聚酯纤维、碳类纤维、竹纤维、海藻纤维及散热凉爽性纤维。

      中国化纤协会郑植艺会长也介绍了中国大陆化纤产业运行情况及两岸贸易情况,近两年大陆化纤产业周期性运行的表现十分明显,在2008-09年也处于调整周期里,目前产业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且还在进行深度的调整。2009年前三季度化纤产量增速在逐步提高,出口逐渐恢复,出口降幅缩小,行业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明显好转,主要由于原料价格上涨的推动,相关政策的调整效果,下游市场需求的恢复,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深入等因素影响。

      在两岸经贸领域,2008年两岸贸易额达1292.2亿美元,同比上升3.8%。,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第五大进口来源地。截至2008年12月底,大陆累计吸收台湾直接投资476.6亿美元。
在纺织化纤贸易领域,大陆日益成为台湾纺织业主要的产品出口地和投资投向地。大陆从台湾进口的纺织品服装比例较高,2008年自台进口29.07亿美元,占总进口的15.6%。大陆自台湾进口化纤原料比重较大,2008年,自台湾进口化纤主要原料合计349.09万吨,占大陆总进口量的27.99%。台湾是大陆化纤第一进口来源地。2008年,自台湾进口化纤29.59万吨,占大陆总进口量的36.22%。大陆自台湾进口化纤制品也较多,特别是化纤面料和化纤针织品,台湾是大陆的最大进口来源地。2008年,自台湾进口化纤面料7.41亿美元,占大陆总进口量的24.3%,自台湾进口化纤制针织品3.42亿美元,占30.92%,自台湾进口化纤制服装不多,仅占2.38%。

      在交流中,大陆化纤业界代表也认为:台湾化纤行业在品种、质量、管理、经营理念和产品研发等方面都有很多的经验值得大陆同行借鉴,今后台湾和大陆化纤行业应该进一步密切在生产、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合作,共谋未来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 企业参观访问活动

      1、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会后,大陆化纤业界代表团前往土城访问了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台湾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主要从事纺织相关技术、产品及服务的创新应用科技研发,研发领域囊括原料,纺纱、织布、染整、服装、服饰及最终产品,目前专职员工人数约300人,其中企划占4%,原料纱线研发占18%,产品部占41%,检验部占12%,产业信息及推广部占7%,其它行政支持单位占12%。其教育程度比例为博、硕士占55.8%。大陆业界代表团通过座谈和参观新产品及工艺展示室,了解了纺研所的研发策略、运营机制及最新的纺织技术及成果,双方也针对产品认证、检验标准及进出口贸易摩擦等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

 

 

 

      2、云林麦寮六轻工业区-台化六轻厂

      大陆业界代表团还前往台中参观了台塑关系企业-云林麦寮六轻工业区,六轻是台湾石化产业上中下游完整体系的示范,于1991年获批筹建,一至四期共投资约5744新台币(含工业港、发电厂),共兴建61座工厂并已全部完工投产,建设项目涵盖造地及土建、麦寮港口、独立发电厂、炼油厂、轻油裂解厂、气电共生厂、机械及锅炉厂、弹性纤维厂等,建厂完成后2008年产值已占台湾GDP的11.9%,且每年替代进口值约640亿新台币,并带动了中下游相关产业发展。在参观及座谈中,厂区的规划管理、环境治理、节能环保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及贡献等领域都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3、工业技术研究院

      位于云林县的工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73年,是台湾最大的产业技术研发机构,也是开创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先锋,三十余年来工研院扮演的角色,从技术引进、人才培育、信息提供、衍生公司、育成中心、技术服务与技术移转等过程,对于台湾中小企业的产业发展历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陆代表团参观了研究院新技术及产品展示厅,听取了材料与化工研究所的简报,了解了台湾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运营规划及政府、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合作互动模式,大陆业界也希望加强同工业技术研究院的进一步交流合作。

 

      4、力丽力鹏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大陆参访团最后拜访了力丽力鹏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集团业务涵盖尼龙、聚酯领域,提供聚合、纺丝、假捻、织布、染整及后加工等业务服务,力鹏公司是台湾最大、世界排名第二的尼龙粒供应商,2007年集团的纺织事业群以品牌组成共生结构的概念,创立了LIBOLON(力宝龙)品牌。通过座谈和参观力丽力鹏公司下游面料产品展示,代表团了解到力丽力鹏集团针对全球纺织产业的发展趋势,在产品功能定位上进行调整,重点发展功能性纺织品、环保产品及产业用纺织品,并在商业经营模式上力求发展多样化、利用自有品牌提升企业形象及商业价值,并依照不同客户需求进行量身订做,特别强调为客户提供资讯,互动参与研发过程与分摊部分责任的模式,以上的产品定位及面向客户的经营模式对大陆企业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

 

 

 

      通过为期一周的交流座谈和参观访问活动,两岸化纤业界加深了了解,表示要更多开展交流互动,共谋未来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