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评审细则(2018版)》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软课题奖评审办法》,2020年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及优秀软课题评审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2020年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 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出一等奖论文10篇,二等奖论文24篇,特等奖论文空缺。优秀软课题评选出一等奖软课题1篇,二等奖软课题1篇。
现对获优秀学术论文及优秀软课题一等奖及二等奖进行公示。名单详见附件《2020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及软课题特、一及二等奖获奖名单》。
公示期:2020年7月10日-7月17日
公示期内,如若对获奖论文存在异议,与秘书处联系。
联系人:万雷 电话:13910168629 邮件:ccfa613@163.com
附件《2020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及软课题特、一及二等奖获奖名单》。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
秘书处
2020年7月9日
2020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 | |||
优秀学术论文及软课题特、一及二等奖获奖名单(优秀学术论文) | |||
奖 项 | 题目 | 作者 | 单位 |
特等奖 | 空缺 | ||
一等奖 | 循环再利用聚酯(PET)纤维鉴别方法的研究 | 付昌飞,李红杰,陆秀琴 | 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等奖 | 具有快速水敏形状记忆效应和应变传感性能的纤维素/碳纳米管/聚氨酯杂化复合材料 | 吴官正,古彦甲,侯秀良,李瑞青,柯慧珍,肖学良 | 1.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深圳数字生命研究院 3.福建省新型功能性纺织纤维及材料重点实验室,闽江学院 |
一等奖 | 基于新型MXene制备导电织物及其电热、电磁屏蔽和传感性能研究 | 张宪胜,王西凤,雷志伟,贺桂芳,刘硕,王莉莉,曲丽君 | 青岛大学 |
一等奖 | 熔融纺丝-拉伸法绿色制备PVDF中空纤维膜 | 冀大伟,肖长发,安树林,陈凯凯,高翼飞,周芳,张泰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等奖 | 阻燃共聚酯固相缩聚分子量与磷含量协同作用的动力学研究 | 姬洪,陈康,张阳,张玥,张玉梅,王华平 | 东华大学 |
一等奖 | 生物可降解PBS纳米纤维膜的等离子体改性及其润湿性能研究 | 郭雪松,顾嘉怡,魏真真 |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
一等奖 | 新时代民营化纤航母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审视与重塑——以“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 何邦阳,沈慧,黄莹,王玄 | 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 |
一等奖 | 儿童口罩的标准与特点 | 刘颖,鲁谦之,张楠,赵奕,靳向煜 | 产业用纺织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一等奖 | 氧化石墨烯共聚改性PET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刘圆圆,马晓飞,胡红梅,吕媛媛,郝克倩,石禄丹,俞建勇,王学利 |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 |
一等奖 | 基于PVDF-HFP微孔膜与玻纤机织物的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 | 秦颖,黄晨 |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
二等奖 | 并列复合纺丝用原料及纤维性能研究 | 严岩,朱福和,孙华平,陈培,潘晓娣,陈小红 | 1.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 2.江苏省高性能纤维重点实验室 |
二等奖 | 利用非织造针刺工艺将废旧牛仔布回收成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 孟雪,樊威,马艳丽,魏同学,窦皓,杨雪,田荟霞,于洋,张涛,高黎 | 1.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2.功能性纺织材料与产品重点实验室(西安工程大学)3.西安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
二等奖 | 基于钛系催化聚酯的结构性能分析优化纤维生产技术 | 徐锦龙,甘宇,姬洪,王松林,张玉梅 | 1.浙江恒澜科技有限公司 2.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
二等奖 | 新型室温液态金属/纤维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余臻伟,张旭东,吴楠,葛伟涵,张毅博,阙浩然,周严,陈凤翔 |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仿生智能界面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 3.天津商业大学理学院 |
二等奖 | 纳米砖墙石墨烯填充的层层自组装涂层在棉织物上的构筑及其阻燃性、抗静电和抗菌性能研究 | 曾凡鑫,秦宗益,李涛,陈园余,杨利锋 |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新型长碳链聚酰胺1211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陈广建,唐开亮,马士州,张丽丽,冯新星 | 1.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2.军事科学研究院防化研究院 3.军事科学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
二等奖 | 扭转结构GO/SA纤维基柔性驱动器及其在光/湿气刺激下的仿生应用研究 | 王文,李沐芳,王栋 | 1.东华大学 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2.湖北省先进纺织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武汉纺织大学 |
二等奖 | 用于太阳能海水淡化的光热转换ZrC/PVA-co-PE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梅涛,宋银红,王栋 | 1.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高强,高韧细菌纤维素超薄膜及宏观多功能纤维的制备 | 吴擢彤,陈仕艳,吴荣亮,盛楠,张茗皓,吉鹏,王华平 | 东华大学 |
二等奖 | 高性能长寿命锂硫电池用嵌入了超细极性ZrO2的多孔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夹层 | 李雅,王昱晓 |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
二等奖 | 热定型对并列复合再生聚酯短纤维性能的影响 | 钱军,邢喜全,王方河,李军,阮佳伦 | 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 |
二等奖 | CaO和MnO2双修饰的γ-Al2O3催化再生乙基蒽醌工作液 | 程义,梁?;?朱朝莹,王韩,徐锦龙,李希 | 1.浙江恒澜科技有限公司 2.浙江巴陵恒逸己内酰胺有限责任公司 3.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4轴3D打印类纤维编织管状支架及其气管软骨的组织工程应用 | 雷东,徐勇,周广东,游正伟 | 1.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二等奖 | 多尺度取向热响应纤维强健水凝胶:水下快速自恢复和超快速响应 | 田晓康,穆齐锋,张青松,陈冰洁,于雯 | 1.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东华大学化学纤维及高分子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析与测量研究中心 3.北海道大学生命科学研究生院 3.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纤维素纤维在苎麻有机溶剂脱胶中的分离与表征 | 屈永帅,张瑞云,秦智慧,赵树元,施朝禾,刘柳 | 1.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二等奖 | 复合纤维纺丝组件孔道熔体流动速度场分布数学模型建立 | 冯培,魏大顺,杨崇倡 | 1.东华大学纺织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浙江恒澜科技有限公司 |
二等奖 | 鹿角菜提取液直接制备卡拉胶纤维的可行性分析 | 董敏,薛志欣,夏延致 | 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纤维新材料研究院,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 |
二等奖 | 湿气响应性PVA-co-PE纳米纤维基柔性复合膜及其在仿生和智能驱动领域中的应用 | 向晨雪,王文,王栋 | 1.湖北省先进纺织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武汉纺织大学 2.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非液晶纺丝法宏量制备高性能天然矿物基石墨烯杂化纤维及其应用研究 | 陈国印,艾玉露,陈涛,危培玲,张扬,侯恺,朱美芳 | 东华大学 |
二等奖 | 垂直阵列灯芯草基全方位太阳能水蒸发器件 | 张骞,任李培,肖杏芳,陈亚丽,夏良军,赵国猛,杨红军,王贤保,徐卫林 | 1.湖北大学,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有机化工新材料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2.武汉纺织大学,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二等奖 | 芳纶纤维二维编织绳索拉伸性能试验研究 | 丁许,孙颖,魏雅斐,刘俊岭 |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二等奖 | 不同截面玉石聚酯长丝及针织面料的性能研究 | 章为敬,杨阳,张佩华,程隆棣 |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
二等奖 | 聚丙烯纤维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考 | 陈龙,李增俊,潘丹 |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
二等奖 | 口罩对新冠病毒的防护作用及灭菌后重复使用方法 | 刘延波,郝铭,刘玲玲,刘垚、蔡秉燚、陈志军 |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田纳西大学 |
2020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 | |||
优秀学术论文及软课题特、一及二等奖获奖名单(优秀软课题) | |||
一等奖 | 关于化纤工业“十四五”发展调查的分析报告 | 付文静 |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
二等奖 | 服装终端发展趋势推动化纤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基于化纤生产型企业的化纤产业互联网逻辑分析 | 倪德锋,应南茜 | 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