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是国际地缘政治风云变幻、全球经济艰难前行的一年。2023年,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供给需求稳步改善,为纺织化纤产业链平稳运行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条件和积极支撑。
2023年,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供给需求稳步改善,为纺织化纤产业链平稳运行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条件和积极支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纱、布、服装产量同比分别下降2.21%、4.82%、8.69%;根据化纤协会统计,化纤产量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47009亿元,同比下降0.78%;利润总额1802亿元,同比增加7.23%。而规模以上化纤企业营业收入10975亿元,同比增加6.75%,利润总额271亿元,同比增加43.74%。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2023年化纤行业的运行情况好于纺织全行业,并且不乏积极向好的趋势:一是行业产销基本稳定,市场相对平稳。二是化纤出口量创历史新高,全年出口量达650万吨,同比增加15.1%,这源于国际市场对我国化纤产品的需求增长及我国化纤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提高。三是行业运行状况环比逐步改善,特别是下半年效益改善明显。四是高性能纤维和生物基纤维行业持续稳步发展。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行业发展压力,化纤协会深入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精神,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国纺联的总体部署,主动履行行业责任,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继续努力推进行业平稳运行,扎实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逐步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现将本年度协会开展的重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 全面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深入开展行业调研
根据中国纺联党委的相关安排,党支部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主题教育学习,坚持原原本本学,坚持联系实际学。一方面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指定必读书目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文章,另一方面结合读书和学习体会、联系工作实际开展专题党课活动,主题包括“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高质量做好行业工作”、“关于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以及“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科技绿色共促行业发展”等,全体员工结合自身工作畅谈学习心得体会。同时,党支部还将此次主题教育内容中“应知应会”的部分整理为三期答卷让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填写作答,帮助记忆并融会贯通。
此外,党支部组织围绕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开展广泛调研,共整理出约110家企业的调研信息,内容涵盖碳纤维、生物基纤维等热点品种以及智能制造与绿色发展等重点话题。根据主题教育安排,完成了相应的调研任务,并参与撰写了“坚定信心 稳中求进 加快建设化纤现代化产业体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化纤重点企业专题调研报告”。
同时,支部还结合行业工作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包括与洪泽区高新纺织产业党委的党建对接交流,双方就党建工作经验及行业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讨论;组织参观洪泽湖大堤红色教育基地及周恩来纪念馆,实地切身感受革命前辈精神,追寻革命先烈足迹,集体学习体会周恩来总理的生平与伟大事迹。2023年协会继续组织全体党员和员工举办“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帮扶优秀贫困学生”主题党日活动,向山西吕梁岚县17名中小学生进行捐资助学。
二、 关注行业重大诉求,做好基础信息工作和专题研究
(一)做好行业发展研究,关注行业重大诉求
一是做好产业体系和发展研究:参与编制中国纺联《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形成化纤行业及科技和绿色等专题研究报告;配合发改委和中国纺联组织《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23年本)发布前的意见征集及发布后的宣传解读工作,撰写专题宣贯文章;参与工信部《纺织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研讨,提供行业意见。
二是做好贸易救济和行业自律相关工作。重点包括:高度关注贸易摩擦形势,配合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贸促会等部门有关工作,参与贸易壁垒应对问卷调查和有关培训活动;配合工信部完成《粘胶纤维行业规范条件》和《粘胶纤维行业规范条件暂行管理办法》的修订,并组织行业宣贯和培训工作等。
三是面向国家有关部委,做好政策建议和意见反馈,重点包括:
部委 | 意见征集内容 | 备注 |
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 | 《征求对环境?;に胺ㄒ饧暮?/span> | 配合产业部 |
发改委 | 《能效水平2023版》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方向 《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23年本) | |
生态环境部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修订征求意见稿),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工业噪声》 | |
工信部 | 《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 《重点工业行业绿色发展指导目(2022年)》; 配合节能司调研,提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情况; | |
商务部 | 提供“纺织产业链供应链短板产品评定意见” | 配合国贸办 |
税则委 | 提供《2024年关税调整意见和建议》 |
(二)做好基础信息统计和信息服务工作
一是编辑《2023年中国化纤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收集整理化纤行业及重点子行业运行分析、行业专题研究、产业链行业运行报告和行业相关产业政策、统计数据和行业重大事件等内容。
二是加强行业一手信息采集,完成2022年度、2023前三季度和月度的细分行业产量数据的统计和测算、棉纺行业非棉纤维使用量测算、化纤产品进出口数据的查询及汇总测算和行业运行分析。就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修订提供修订意见,向中国纺联和有关部委及时提供化纤行业运行情况和趋势预测。
三是完成2022年化纤产量与排名的预发布和正式发布,增加莱赛尔纤维的统计排名,名单增至22个。及时整理更新企业填报和联络渠道,企业参与度进一步提升,为会员企业参与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申报做好了基础数据支撑。
四是发布《中国化纤行业投资敏感度分析(2023年本)》,该版本提示了化纤行业主要领域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投资壁垒或风险,为化纤企业、潜在市场进入者和投资机构提供参考,旨在引导企业理性投资,避免盲目扩张,引导行业投资在技术装备选型、产品方案设计和产业链配套布局上更加合理,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深入开展行业调研,做好各类咨询服务和课题研究
今年以来化纤行业承压运行,为及时了解企业运行发展情况和行业热点问题,协会开展了多次调研工作,重点就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和运行情况、江浙地区化纤产业集群和部分重点企业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完成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课题组关于“制造业企业向国外转移情况问卷调查”。
此外,协会根据相关机构和产业集群的具体需求提供服务,主要包括与商品交易所合作开展化纤期货品种方面的课题研究、征求行业意见、开展主题活动;受邀参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的产业规划和专题研究;受托协助编制企业的专项课题研究、发展研究报告等。
三、 持续推进行业绿色发展
(一) 持续推进绿色纤维认证工作
持续推进绿色纤维及其制品的认证工作,新的绿色纤维品种认证和原认证绿色纤维产品的续证工作同步展开。绿色纤维认证网站正式启用。在绿色纤维制品认证方面,与特思达的合作已经陆续展开。推出《绿色纤维认证产品手册(2022年度)》。截止目前,绿色纤维及制品认证企业达到41家。绿色纤维认证的相关宣传和推荐工作持续开展。
(二) 持续开展绿色标准研究、绿色咨询服务和调研
一是深入挖掘标准化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支撑作用。以国家政策为导向,顺应行业需求,结合联合会产业部渠道优势,申报研制“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和“节水型企业 化学纤维行业”系列标准。主持编写了聚酯和涤纶、氨纶、锦纶6、粘胶纤维和再生涤纶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其中前4项以中国纺联团标形式发布;《节水型企业 化学纤维行业 **》中聚酯涤纶、氨纶和维纶部分的编制工作持续推进。申报两项碳排放国家标准项目,包括《化学纤维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X部分:化纤企业》,通过专家评审。向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交《聚酯涤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36889)修订为《化学纤维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
二是开展绿色制造咨询服务工作。辅导化纤企业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省级绿色工厂。目前有两家企业进入国家级绿色工厂公示期,一家企业进入省级绿色工厂公示期。
三是加强低碳领域调研。组织化纤行业节能降碳技术装备及低碳产品申报工作,申报范围包括节能技术、节能装备、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低碳产品四类;参加生态环境部《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制度》培训。
(四)推进CV联盟相关工作
持续推进联盟工作,着手编制2022CV联盟可持续发展报告,推进企业绿色工厂第三方辅导,并在CV联盟框架下持续与联合会社责办合作,帮助联盟企业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和产品碳足迹LCA报告,并筹备后续宣传计划。开展CV联盟绿色生产万里行活动,开展粘胶纤维行业规范条件主题调研。
(五)推进芮邦·中国纤维零碳行动
“芮邦·中国纤维零碳行动2023”的第一项重磅活动——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发布会于中国国际纱线展(春夏)期间成功举办。现场特邀资深媒体人杨澜,对话行业领导、专家和企业家,从政府、行业、平台运营、下游品牌及纤维企业等多层面和角度,围绕纺织化纤产业绿色现代化发展以及“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的价值意义、建设重点难点及愿景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该活动从前期预热开始就吸引了多维度五大传播板块的共同报道,曝光覆盖人群超5200万人次,15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媒体报道了该项活动。
四、 持续为行业搭建科技服务平台
(一) 编写科技发展纲要和行业发展报告,支持项目申报
一是深度参与国家专项工作,协助发改委产业司汇总整理“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及应用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中7个固定资产投资支持项目进展情况,形成季度、年度报告;组织重点企业申报发改委2023年先进制造业专项,4家化纤企业获得节能降碳方面的专项资金支持;根据发改委要求,联合纺机协会、产业用协会共同制定《高技术纤维生产及应用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方案》,4家化纤企业获得专项支持,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性能纤维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保障自主可控;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司要求,梳理起草化纤行业2024年专项支持领域和方向,将纤维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以及创新服务平台构建列为重点方向,并细化了每个方向的领域。
二是协助各部委完成行业科技发展报告的编写,包括就发改委《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反馈意见并撰写专题解读文章;配合商务部完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发展资料》等。
三是协助、辅导相关企业开展科技项目申报及鉴定,支持符合条件的优秀项目和企业申报各类奖项,主要包括“莱赛尔纤维专用溶剂N-氧化甲基吗啉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等4项科技成果鉴定,并辅导申报纺织之光奖项;组织辅导企业申报中国质量奖、中国工业大奖,通过召开专家预审会等方式对申报项目进行专业性辅导。
(二) 深化和拓展行业标准化工作
进一步完善化纤标准化体系和内容。全年共召开三次集中审稿会、多次工作会,完成4项国家标准、17项行业标准,包括1项国家标准外文版和2项行业标准外文版的审核,其中承担国家标准外文版工作尚属业内首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同期完成8项国标、18项行标的立项答辩。发布团体标准6项,下达计划9项,内容包括纤维产品碳核算、品牌评价指标体系和纤维性能检测方法等创新命题。此外,化纤协会团体标准网上申报和制修订系统已经开通运行。
(三) 以会议为平台支持行业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
一是中国化纤科技大会(洪泽2023)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召开。大会以“科技引领创新 致力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聚焦纺织化纤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传播纤维科技最新技术成果,探讨新形势下化纤行业高端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之路。大会由“洪泽纤维新材料高端研讨会”、“中国化纤科技大会主论坛”、中国化纤科技大会“先进纤维技术论坛”、“化纤绿色低碳技术论坛”、“功能性纤维材料制备技术论坛”三场平行论坛组成,获得行业的广泛参与。
二是第29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这是时隔3年后会议首次在线下召开?;嵋橐浴肮泊偃蚧诵幸捣比俜⒄埂蔽魈猓栌?/span>1场主论坛、4场平行分论坛,来自化纤产业链相关领域的重量级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演讲,报告内容丰富,针对化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纤维新材料的技术创新、全球化纤行业发展趋势及化纤行业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三是完成“恒逸基金”杰出科技人才评选和发布。本届经企业、院校自主申报、专家严格评审,共评出杰出青年教师3名,优秀青年教师6名,杰出工程师6名,优秀工程师9名,杰出技术工人3名,优秀技术工人6名。该项活动的持续开展有益于营造行业内尊重各类科技人才尤其是基层技术和年轻教师人才的良好氛围。
(四) 发布军民两用纤维及制品推荐目录
与新兴际华新材料研究院合作,组织化纤企业联合下游合作伙伴自主申报,经专家评审,完成《军民两用纤维及制品推荐目录(2022-2023)》的编制工作,于中国国际纺织(春夏)纱线展期间正式发布并组织专题论坛。该《目录》于2018年首次发布,延续至今,获得纤维生产单位广泛参与和下游应用企业的广泛认可。
五、 继续探索行业品牌建设新路径
(一)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3/2024
按照年度计划如期完成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2/2023的研究报告、入围产品征集和评选、下游合作伙伴评选。本次发布以“和合与共生”为主题,发布纤·绿意、纤·舒馨、纤·无限、纤·破壁四大篇章九大类、共计30种纤维。趋势发布会现场活动全程实现媒体报道89频次,曝光超过4260万次。最佳年度合作伙伴评选期间共57家下游企业及品牌参与下游合作伙伴的评选,投票环节共获得37.4万访问量,29.8万张投票。
(二)拓展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影响力
一是趋势研究下沉至子行业,编辑发布《2023莱赛尔纤维应用流行趋势报告》,报告从应用端入手,按照不同的应用场景对莱赛尔纤维的性能、优势等做了总结和短期预测。
二是启动2023中国纤维流行趋势油剂助剂及母粒优质供应商的评选工作,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化纤辅料相关企业与化纤生产企业的距离,促进了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与相互促进。
(三)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
本年度春夏纱线展共吸引147家参展商,企业参展面积超过6200平米,恢复疫情前水平。本届春季联展共迎来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专业观众30万人次到场参观洽谈。秋冬纱线展共173家企业参展,参展面积近7000平米,较疫情前水平持平,吸引来自106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多名专业观众,国外观众明显增多。大湾区展会参展企业数量和参展面积较往届有所下降。展会期间协会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发布活动和论坛,包括企业产品发布秀/会和主题技术交流与论坛活动,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多信息价值。
(四)拓展“纤维之路”,收获融媒体抖音账号运营经验
一是作为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衍生活动,纤维之路持续搭建平台让纤维企业与终端品牌面对面交流。工作团队拜访了国内重点运动品牌安踏体育、李宁体育、比音勒芬,电商代表企业衬衫老罗、广州希音,优质工厂广东德润纺织、前进牛仔和致兴纺织,通过企业走访和专题研讨会等方式与下游研发、采购、市场等相关负责人开展深度对接,分享最新研发成果,为品牌提供原料技术解决方案。
二是围绕聚乳酸纤维推广,开展纺织服装融媒体抖音账号运营工作,现已进入收尾阶段,运营期间共推送253条视频,开展41场直播。该项活动是化纤行业主动面向终端市场推广纤维新产品的一次全新尝试,活动在开展期间得到了相关企业的高度认可,参与各方也从中收获了很多经验,是一次有意义的实践,为今后的行业品牌建设和新产品推广研究收集到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五)提升行业品牌意识,开展品牌联动创享汇系列活动
为搭建纤维品牌与下游及终端品牌的联动平台,提升纤维企业对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提高下游及终端厂商对优质纤维品牌及产品的了解与认可,由华峰化学冠名的华峰千禧·中国纤维品牌联动创享汇系列活动启动发布会于3月份纱线展期间举办。该系列活动陆续推出多种主题发布、论坛和专题内容,旨在推动化纤企业产品品牌的创建能力和价值提升。其中,与江南大学共同研制的《中国纤维品牌评价指标体系》团体标准为后续更多企业加入平台共同开展行业品牌建设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六、 继续做好基础工作,加强内部制度建设
(一)加强内部管理,紧密会员服务
一是根据章程要求召开协会七届三次理事会暨七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及一届五次监事会和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及一届六次监事会?;嵋樯笠橥ü嘶诵崮甓?/span>和阶段性工作总结和财务总结,并对协会重大事项、理事增补和成立芳纶分会等事项进行了投票表决?;嵋椴斡肴耸突馗词烤闲嵴鲁桃?。
二是加强会员联络,紧密集群合作。协会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与会员企业的沟通和服务效果,及时了解会员企业的情况,发展新会员。为减轻企业负担,协会根据会员企业申请减免了部分会费。同时,协会积极与特色企业和产业集群、园区开展合作共建,合作领域涉及功能性纤维、高性能纤维和绿色发展等。配合中国纺联完成《2022中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报告》。
三是进一步加强秘书处内部管理,做好日常管理、员工保障、财务税务自查和审计、协会年检、固定资产管理处置等工作,并根据政策要求结合协会自身情况,清理历史遗留问题。
四是做好分会/专委会等协会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日常工作,积极开展化纤各子行业的行业交流,及时召开专题工作会,按时召开年会,按规定完成分会/专委会的换届工作。
(二)充分利用协会信息平台,做好行业宣传
一是《中国化学纤维》和《高科技纤维与应用》两本会刊按照计划出版,忠实记录行业大事、要事,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行业正能量,同时为有需求的企业开辟宣传窗口。
二是协会的微信、手机报、视频号等信息平台持续发挥作用。全年累计微信超过550条;制作发送手机报58期,服务人群超过5000;视频号发布视频逾百条,累积阅读量超过15万。协会网站完成改版,继续发挥窗口作用。
三是结合协会成立三十周年,《中国化纤简史》出版发行并举办首发仪式,该书被列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忠实记录了我国化纤行业的发展历程。
(三)纺织高训班
2023全国纺织复合人才培养工程高级培训班(第七期)于4月在北京开班,本期学员来自于服装、家纺、面料、染整、纱线、纺织机械、辅料助剂等纺织全产业链生产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协会。本期高训班课程授课时间为4月至11月,集中授课十次??纬躺柚贸行恢币岳蠢砺塾胧导嘟岷系睦砟?,在邀请专业名师系统梳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安排学员前往纺织产业链各领域知名企业和产业集群参观交流,突出体验感和交流互动的价值。
(四)纤维空中大讲堂
纤维空中大讲堂第七季和第八季完结,本季共开展了10次线上课程,8季总课程量达到55次。课程内容扩展至整个纺织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链,包括纺织行业国际贸易形势及展望、中国纺织服装内销市场情况及消费者分析、非遗与纺织行业的关系、我国碳纤维行业市场分析及趋势展望以及优可丝绿色分享会等。授课专家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和知名品牌企业。目前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江南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均将纤维空中大讲堂作为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在相关专业学生中进行推广,并计入平时成绩,从而使学生可以更方便的了解到行业最新发展情况与前沿信息。
2024年重点工作计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激动人心的奥运年,也是我国化纤行业继续求索的奋斗之年。化纤协会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环境、政策对于行业的影响,积极紧跟行业需求,继续努力推进行业平稳运行,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重点工作内容如下:
一是坚持深化党建工作,持续开展学习活动。按照上级党委布置安排,继续开展并完成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系统梳理在学习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巡视和审计等工作,深入检视分析,列出问题清单及时整改。
二是继续做好服务行业和政府的工作,跟踪行业重大问题,加强调研,关注行业企业政策诉求,做好行业发展自律、协助反映并解决行业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
三是密切跟踪行业运行情况,提高运行分析水平,加强数据采集与核实。进一步加强基础数据采集和整理工作,做好行业排名统计工作。继续关注行业重大诉求,及时发现、研究、反映并推动解决行业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做好行业发展自律和贸易救济等工作。
四是继续做好产品开发、技术咨询服务、协助项目鉴定以及科技奖项的申报工作。关注行业共性技术问题,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的专项储备、申请和评审工作。深化行业标准化工作,积极开展各子行业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相关标准的研制。
五是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做好双碳课题研究,进一步推进行业绿色发展?;平躺宋跋掠沃破返娜现すぷ?,推进中国纤维零碳行动框架下的各项活动,推进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绿色发展联盟各项活动和工作的开展。做好绿宇基金宣传和组织工作。
六是发挥会议和展览的平台作用和宣传作用,办好中国化纤科技大会及必要的专委会/分会年会等。做好举办中国国际纱线展览会和大湾区展会的筹备和组织工作。
七是深化行业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合作,做好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4/2025发布和2025/2026趋势研究,拓展“纤维之路”等延展活动的深度与广度,继续推进华峰千禧·中国纤维品牌联动创享汇系列活动的开展。
七是做好协会各信息服务平台的统筹和管理,围绕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行业大事和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做好宣贯,传播正能量。
八是支持和鼓励行业人才培养,做好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的筹备和宣传;继续推进纤维空中大讲堂与高校的合作,继续丰富讲座内容;做好纺织高训班的课程组织工作。